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2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Characters used in the taxonomy of the genus Lepidonella Yosii, 1960 (Collembola: Paronellidae) are listed and discussed. Several new ones are introduced. An overview of pseudopore patterns across Collembola is presented, with several new locations of these structures across Entomobryomorpha. Their interest at different taxonomic level is underlined. The genus Lepidonella is redefined. The American species L. marimuti Soto Adames &; Bellini, 2015 Soto-Adames FN, Bellini BC. 2015. Dorsal chaetotaxy of neotropical species supports a basal position for the genus Lepidonella among scaled Paronellidae (Collembola, Entomobryoidea). Florida Entomologist. 98(1):330341.[Crossref], [Web of Science ®] [Google Scholar] is placed in incertae sedis among Lepidonella. Lepidonella species of the world are listed with synonymies and combinations. The Malaysian troglobitic species Pseudoparonella doveri Carpenter, 1933 Carpenter GH. 1933. XIX. Fauna of the Batu caves, Selangor. Journal of the Federated Malay States Museum. 17:217221. [Google Scholar] is redescribed in detail, with emphasis on its pattern of antennal chaetae, and transferred to the genus Lepidonella. Its close similarity with L. lecongkieti Deharveng &; Bedos, 1995 Deharveng L, Bedos A. 1995. Lepidonella lecongkieti n.sp., premier Collembole cavernicole du Vietnam (Collembola, Paronellidae). Bulletin de la Société entomologique de France. 100(1):2124. [Google Scholar] from southwestern Vietnam caves is underlined. This disjunct distribution is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2.
普者黑岩溶湖泊湿地湖滨带景观格局演变对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玉静  王妍  刘云根  郑毅  张超  侯磊 《生态学报》2018,38(5):1711-1721
湖滨带作为湖泊与陆地之间的过渡带,是健康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湖滨带景观格局的演变会对湿地水质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探究影响岩溶湿地水质变化的湖滨带关键景观因子,对深入了解景观格局对岩溶湿地水质的影响过程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普者黑岩溶湖泊湿地为研究对象,以2005、2007、2009、2011年共4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及水质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划定湖泊湿地湖滨带缓冲区域,运用秩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湖滨带景观格局对普者黑岩溶湖泊湿地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湖滨带不同缓冲区内景观结构类型比例差异较大;枯水期水质与土地利用类型和景观格局指数的影响大于丰水期;景观格局在不同缓冲区尺度对岩溶湿地的水质具有不同的效应;随着监测点缓冲距离的增加,个别景观指数可较好的揭示湖滨带景观格局演变对岩溶湿地水质的影响,其中,蔓延度指数(CONTAG)、斑块结合度指数(COHSION)、均匀度指数(SHEI)对水质参数的影响较大,边界密度(ED)、聚集度(AI)对水质参数的影响随缓冲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弱,其他景观指数对水质影响差异并不明显,最大斑块指数(LPI)在缓冲距离≤300m的区域内与水质的关系较密切,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数(AWMPFD)与水质参数有显著负相关性,多样性指数(SHDI)对水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另外,大部分水质参数与土地利用面积比例有较好的相关性,且湿地面积比例是表征岩溶湖泊湿地水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93.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环境容量小、生态系统变异敏感度高、灾变承受能力低,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Meta分析研究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得到如下结果:本区域土壤动物隶属于5门15纲31类;中小型土壤动物平均密度6.0×10~3—1.9×10~4m~(-2);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表现为夏秋高、冬春低,土壤动物表聚性明显;喀斯特石漠化显著降低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密度和类群数量。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壤动物类群数量较为丰富,个体密度较低但可能被低估。在今后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脆弱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中,应注重土壤动物群落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4.
唐一思  石慰  曾文豪  郑维艳  曹坤芳 《生态学报》2018,38(24):8750-8757
藤本植物是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的重要组分,在过去几十年中藤本植物多样性在热带森林增加,有可能导致森林的多样性减少,碳储量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引起广泛关注。以《广西植被志要》中共355个样地数据(喀斯特森林、海拔1000 m以下的非喀斯特森林和海拔1000 m以上的非喀斯特森林)为基础,结合气候数据,分析天然林中藤本植物区系组成、不同生境藤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系统发育多样性关系、藤本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年平均温度关系,以及系统发育结构特点。结果表明:(1)广西天然林藤本植物中,热带分布的含藤属占比最大(75.4%),温带分布含藤属占比较低(12.3%),世界广布含藤属和亚洲分布含藤属占比最小,海拔1000 m以下的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都有一些专有的含藤科属;(2) 3个生境藤本的Gleason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年均温都不相关,它们的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但是系统发育多样性有显著差异,海拔1000 m以下的非喀斯特森林中系统发育多样性最高,喀斯特森林系统发育多样性最低;(3)非喀斯特森林藤本植物系统发育结构趋向于离散,暗指竞争排斥作用是藤本植物组合在该生境群落主要构建机制,喀斯特森林藤本植物系统发育结构趋向于聚集,暗指藤本植物组合由生境过滤作用为主形成。这些研究发现对于热带亚热带森林藤本植物的多样性组成及其共存机制提供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95.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变化时空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年以来,国家在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开展一系列生态治理工程,该地区退化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2008年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以来该地区的植被覆盖和生产力如何变化尚不清楚。本研究利用遥感增强型植被指数(EVI)和总初级生产力(GPP)数据,研究2000—2015年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EVI年均值和GPP年总量的时空变化特征,重点探讨2008年以来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气候变化等因素对植被覆盖及生长的影响,进而评估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成效。结果表明,2000—2015年西南喀斯特地区植被EVI总体显著增加,其中2008—2015年植被EVI均值和变化率分别比2000—2007年高6.9%和85.7%,EVI显著增加的区域占西南喀斯特地区的13.4%;该区域GPP年总量亦呈显著增加趋势(20.58 g C m-2a-1)。2008—2015年气温和降水对植被EVI变化趋势的贡献仅占28.3%,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恢复措施、大气CO2浓度、大气氮沉降的增加可能是该区域植被覆盖显著增加的主要贡献因子。在100个首批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中,大部分试点县植被EVI的变化趋势受非气候因子的影响,其中治理面积大的县受非气候因子的影响显著高于治理面积小的县,表明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试点县植被覆盖的增加。  相似文献   
96.
西南鼠耳蝠(Myotis altarium)是典型的洞栖性蝙蝠,是我国的准特有种。近年,在湘西州境内的13个溶洞中记录到该蝠361只次,并对其栖点的空间分布、栖息姿势、体温、栖点温度及个体的安全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其栖点主要集中在距离洞口200 m的范围之内,离地面的高度通常在2—6 m之间,约74%的个体采用腹部贴壁倒挂的姿势栖息;体温变化范围在3.57—20.25℃之间,个体体温均略高于其栖点温度,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月份之间的体温、栖点温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仅60.1%的个体栖息在"安全性高"的栖点,栖息在"安全性中"和"安全性低"栖点的比例分别达22.7%和17.2%。加强对地方群众的宣传教育,增强民众对蝙蝠物种、生物多样性及洞穴资源的保护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洞穴环境和蝙蝠种群的干扰与破坏,将有助于保护该珍稀物种。  相似文献   
97.
该研究分别以喀斯特地区的酸性土和石灰土为盆栽基质,对金橘分别接种摩西管柄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F.m)或幼套近明囊霉(Claroideoglomus etunicatum,C.e),采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等技术研究AMF对金橘根际细菌群落多样性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接种处理相比,同类型土中分别接种C.e或F.m,金橘根际菌根侵染率相关指标(F、m、v)值均为C.e处理的最高,C.e或F.m处理后金橘根际土壤中蔗糖酶、酸性磷酸酶、蛋白酶及脲酶活性均显著提高。其中,蛋白酶和脲酶活性变化为石灰土中各处理酶活性值高于酸性土,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变化则为酸性土中各处理酶活性值高于石灰土,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两种土壤中上述四种土壤酶活性均为C.e处理的值最高;接种C.e或F.m后,金橘根际土壤细菌的DGGE图谱中,DNA条带数增多,其细菌丰富度(R)、多样性(H)和均匀度(E)指数均比不接种处理高,三种指数值均以C.e处理的最高。细菌DNA优势条带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与优势细菌同源性最高的大部分为不可培养细菌,包括酸酐菌属、变形杆菌属、根瘤菌属和放线菌属等,相似性均大于97%。此外,接种后,金橘整株生物量比不接种处理显著提高,而酸性土中接种C.e处理的金橘生物量最高。综上所述,C.e和F.m均能与金橘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且C.e对金橘根系的侵染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8.
异裂菊属是广西喀斯特石山区典型的特有属,根际微生物是其能否有效吸收、有效利用土壤养分和适应石山恶劣土壤环境的最直接表征之一。该研究采用DGGE和Biolog两种方法对异裂菊属植物根际和非根际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异裂菊属5个种根际pH、碱解氮等9个养分含量都高于非根际。(2)5个种的根际、非根际存在2个共有细菌类群,但在数量上存在差异,3个种的根际条带小于非根际;5个种的根际、非根际微生物群落较为相似,较易聚在一起。(3)绢叶异裂菊根际微生物对碳源利用能力最强,凹脉异裂菊非根际最弱,其他对碳源的利用能力较接近;异裂菊属种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都高于非根际,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高于非根际,优势度指数与非根际基本相同或略高于非根际,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与优势度指数规律相似;异裂菊属根际、非根际微生物利用的碳源主要是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化合物,4个种根际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高于非根际。(4)阳离子交换量、黏粒含量百分率和碱解氮是影响异裂菊属根际微生物碳源利用模式的最重要因子。总体来说,土壤理化性质对异裂菊属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具有重要影响,异裂菊属通过分泌羧酸、糖等多类化合物提高了根际微生物的活性,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根际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99.
100.
《Geobios》2016,49(3):155-165
Neptunian dikes, representing deposit-filling fractures in older rocks, have long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paleontologists because they may provide unique insights into ancient cryptic submarine cave ecosystems. In the epicratonic Poland, fossil-bearing neptunian dikes are especially well known in Upper Jurassic (mainly Oxfordian) strata. However, the age, origin and faunal composition of these dikes remain the subject of debates.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we integrated new paleontological and petrographic data from the Janina Quarry in southern Poland, where neptunian dikes are particularly well exposed. On the basis of sedimentary facies and faunal content occurring as infill of the analyzed dikes, we recognized three distinct stages of Neptunian dike development. Initially, these dikes represented fissures in the sea bottom resulting from the intense Oxfordian and/or Kimmeridgian synsedimentary processes related to Meso- and Neocimmerian tectonic movements. These initial voids were colonized by small crinoids (cyrtocrinids) and brachiopods (lacunosselids), which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bioclastic limestones. This is the first Mesozoic record of cryptic cyrtocrinids, which implies that migration of this echinoderm group to cryptic habitats has already occurred in the Late Jurassic, consistent with the so-called Mesozoic Marine Revolution. After the initial opening and subsequent rapid sedimentary filling of voids, rejuvenation of these dikes occurred in the Aptian-Cenomanian that was likely induced by the Austrian tectonic phase. Reopened fissures were subsequently filled by rare allochthonous echinoderms and sandstones containing unusually high (5% vol.) content of heavy minerals implying the Bohemian Massif as the most probable source area. The neptunian dikes were finally reopened during the Turonian-Santonian that was probably related to the subhercynnian tectonic phase. They were presumably inhabited by annelids and ultimately filled by a micritic sediment subsequently bioturbated by infaunal echinoi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